一年一度的618大促已落下帷幕。今年618的消費有哪些新特點?哪些產品才是消費者眼中的“好東西”?什么才是消費者認可的消費體驗?
一項最新618調研結果顯示,大部分消費者并不是一味追求低價。過去幾年大促,消費者購物理念經歷了絕對低價、性價比、質價比的持續演變。而今年,有過半的受訪者認為,他們更關注“好東西”,愿意為“好東西”付出對等的價格。從平臺選擇來看,有82.7%的消費者今年618期間在京東下單,有83.2%的消費者認為京東的綜合購物體驗更好,滿意度遠超其他平臺。
京東帶電品類份額、增速穩居行業第一 日百、服裝增速領跑大盤
艾瑞咨詢618報告顯示,與往年復雜的優惠規則不同,今年各大平臺紛紛簡化玩法,降低參與門檻,為618消費盛況奠定基礎。比如,京東主打“現貨直降”,補貼加碼;天貓首次取消湊單門檻,提供官方直降15%起的優惠;抖音采用全平臺商品立減15%策略。這種“簡單直給”的促銷策略,不僅提升了購物體驗,也進一步刺激了消費熱情。
數據顯示,單個消費者平均跨2.9個平臺購物,人均購買3.5個以上商品類別,充分展現了全渠道消費的活躍態勢與跨品類購物的旺盛需求。在平臺選擇上,京東、淘天依然是消費者血拼的主戰場,形成“兩大巨頭領跑,多平臺分食”的激烈競爭格局。
具體而言,京東帶電品類(3C數碼、家電)展現出市場領先地位。無論是在銷售額占比還是同比增速上,京東均穩居行業第一,且領先優勢持續擴大。其中,3C數碼銷售占比超50%,同比增速45%行業領跑;京東大家電銷售占比53%,同比增幅20%,小家電銷售占比51%,同比增幅18%,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這不僅得益于消費升級趨勢下消費者對品質產品的集中需求,更源于京東在供應鏈效率、服務保障和全流程購物體驗上的深厚積累,持續引領著品質消費的新浪潮。


用戶在大促期間集中囤貨的消費習慣已經形成穩定模式,618大促作為年中消費盛事,已對家庭日常消費產生了顯著的虹吸效應。從消費數據來看,京東日百品類加速擴張,在該品類的競爭優勢正逐步確立。日用百貨類行業增速均值為10%,京東增速超過大盤。
作為典型的強季節性消費品類,服裝飾品在618大促期間呈現出清倉與上新并行的顯著特征。艾瑞咨詢數據顯示,服裝飾品的行業增速均值為20%,京東、抖音的服裝飾品增速都已經超過均值。京東618服裝飾品品類銷量同比增長穩健攀升,已推動京東由3C家電主導向全品類均衡發展的平臺生態轉型。
超九成消費者參與618大促 消費理念趨向為“好東西”買單
今年618,消費者參與大促的熱情依然高漲,70.4%的消費者有計劃性地陸續買了很多,還有24.1%的人佛系參與,隨便逛逛看到喜歡的就買了一些。從購買品類來看,食品飲料、日用百貨、3C數碼、家電還是占據主流。有38.1%、35.5%的人在今年618購買了吃的、喝的,有36.2%和25.9%的消費者購買了日用品和個護用品,以及有32.2%和23.4%的消費者購買了3C數碼和家電。

從預算來看,四成消費者購物預算集中在1000-5000元之間;對比去年618,37.9%的受訪者預算增加,趁大促優惠買了更多東西;20.9%的受訪者預算不變,但在各個品類上的預算分配有所調整;還有27.2%的受訪者沒有考慮過預算,可增可減,看到喜歡的就買了。

從消費者的預算也可以看出,大部分消費者并不是一味追求低價。過去幾年大促,消費者的購物理念經歷了絕對低價、性價比、質價比、心價比的持續演變。而今年,有58.5%的受訪者認為,他們更關注“好東西”,愿意為“好東西”付出對等的價格;有37.7%的受訪者不盲目消費,更看重商品的實際價值、使用體驗與長期陪伴感;還有23.8%的受訪者表示,消費預算并沒有降低,但是會更在意性價比,就是用同樣的價格買到更值得的東西。

“消費者對質價比的要求是一直不變的”,零售電商行業專家、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表示,“消費者新的需求在于,有線下探索的需求,愿意去線下體驗后再去線上平臺購買,所以京東在北京連開兩家京東MALL;消費者還有了即時性的要求,有了新品能不能在第一時間體驗到”。
據了解,今年618期間,京東MALL啟動了北京南三環店、北京雙井店、深圳首店、武漢光谷店和太原長風街店的營業,合肥超體全面升級為合肥京東MALL,其中北京雙井店開業前兩日客流破10萬人次。
而即時性的需求,則主要在新品、爆品上。據京東披露的數據,華為鴻蒙折疊屏電腦開售首日閃電售罄,Switch2發售當天凌晨就已為全國多地用戶完成了新機配送。
從調研來看,消費者的“既要又要”體現在他們對好東西的高要求,價格合理的同時,還要有優質的服務。有23.8%的受訪者認為,好東西就是更注重商品和服務品質的提升,并且綜合品牌、物流、服務等多方面因素,讓消費者獲得更好的綜合體驗;有19.4%的受訪者認為,好東西就是在消費者可承受的價格范圍內提供最優質的產品,而不是單純的最低價;還有18.6%的消費者認為,“好東西就是首先能很好的滿足我的使用需求,然后價格上很給力”。在各平臺大促熱潮下,七成消費者認為京東最能提供“好東西”。

健康養生消費受青睞,AI產品、國貨產品熱銷
今年618,健康養生、AI科技、國貨產品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健康消費有了新升級,30.5%的消費者這個618買吃喝產品更關注健康了。“體重管理年”熱潮帶動“輕負擔、高營養”健康食飲關注度提升,高鈣高蛋白等高營養價值食品(30.4%)、低糖低 GI 類休閑零食(25.7%)、牛肉等低熱量肉類(25.2%)成為很多消費者的心頭好。消費者對健康的關注回歸每日三餐的選擇,橄欖油等健康食用油、低糖低鈉低脂的醬油醋(25.3%)走進大眾視野。“藥食同源”理念持續受關注,紅豆薏米水等中式養生水、黑芝麻丸等零食受青睞。

還有28.7%的消費者比以往更關注國貨產品,小至運動鞋、洗發水,大到家電、新能源汽車,不僅更愛買國貨,甚至還會參與到國貨產品共創、文化傳播中。
對于國貨產品,國補家電、美妝個護、數碼配件等品類的關注度較高。37.5%的受訪者在今年618期間購買了美的、格力等品牌的國補家電,如節能冰箱、智能空調等;27.0%的受訪者購買了個護國貨產品,比如蜂花、百雀羚等國民品牌的洗發水、護發素;還有21.2%的受人買了美妝國貨產品,比如可復美膠原棒、珀萊雅雙抗精華等。
借助國補,今年不少科技潮品也在618期間出圈。有29.9%的受訪者關注或購買了智能可穿戴設備;29.0%的受訪者關注或購買了健康監測類產品,比如智能體脂秤、智能血壓計、智能手環;還有28.5%的受訪者關注或購買了具有AI功能的3C數碼產品,比如AI手機、AI學習硬件、AIPC等。
“AI產品的熱銷,體現了供給側創新的重要方向”,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專家李鳴濤表示,“原有的很多商品如果把AI功能集成進去,會帶給消費者完全不一樣的體驗。其實從廣義上來講,所有的商品都值得用AI再做一遍。這會成為下一個階段引領消費的必然趨勢”。
而這些科技潮品的品類中,國貨產品又名列前茅。不論是手機、電腦、智能眼鏡、智能家居,銷售靠前的大部分是國貨產品。對此,莊帥認為,很多國貨在綜合實力上已經超越了國外的頭部品牌,此外,國貨品牌也更能把握國內的消費趨勢,在新品探索上走得更靠前。
國內各個產業帶的“好東西”也在今年618受到歡迎。有29.6%的受訪者關注或購買了全球熱銷的國產日用與健康商品,如小家電、照明燈具、美容美發工具等;還有28.6%的消費者關注或購買了出口轉內銷的優質商品,如家電、廚具、床上用品等;有27.0%的受訪者關注或購買了全球暢銷的國產科技與電子產品,如掃地機器人、無人機、智能穿戴設備等;還有26.5%的受訪者關注或購買了產業帶上的優質農產品,比如廣東荔枝、云南藍莓等。
今年618期間,泡泡瑪特旗下產品LABUBU也在國內外爆火,有不少年輕人愿意為情緒價值和愛好買單。有24.1%的受訪者關注或購買了LABUBU,還有20.4%的受訪者關注或購買了哪吒。
用戶體驗至上 超八成消費者認為京東綜合購物體驗更好
從今年的618購物體驗來看,43.6%的受訪者認為非常滿意,還有42.9%表示滿意,僅有5.4%的認為不滿意。42.2%的受訪者認為好的購物體驗應該包括物流配送速度快,價格優惠力度大和服務力好分別得到了42.0%和40.4%的支持。
從平臺選擇來看,有82.7%的受訪者今年618期間在京東下單,有83.2%的受訪者認為京東的綜合購物體驗更好,滿意度遠超其他平臺。物流配送速度快(40.5%)、產品品質值得信賴(35.7%)、價格優惠力度大(35.6%)是消費者認為京東購物體驗好的關鍵。


從具體的購物體驗中,今年618期間,消費者最滿意的地方包括價格、物流等。38.6%的受訪者認為最滿意的地方是國補以舊換新疊加618大促優惠,買家電數碼產品很便宜;36.1%的受訪者認為最滿意的地方是次日達等物流配送服務保障;還分別有32.1%和29.7%的受訪者認為最滿意的地方是大促優惠簡單和現貨開買、不用等預售;家電家居送裝一體服務也得到了24.5%的受訪者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