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潮生,問勢正當其時。
6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WAIC)召開倒計時30天活動,正式發布大會主題與主視覺,系統介紹各項籌備進展。
作為中國科技創新面向世界的重要平臺,本屆大會以“智能時代 同球共濟”為主題,圍繞“會議論壇、展覽展示、評獎賽事、應用體驗、創新孵化”五大核心板塊加快推進,匯聚全球智慧,展現中國方案,書寫一份植根國家戰略、立足城市實踐的時代答卷。

以問啟思,百場論壇拓展國際視野
思想的刻度,往往標注時代的走向。
今年的大會“鉆”得更深,既鉆技術之“理”,也鉆時代之“問”。
來自3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1200余位嘉賓已確認參會,其中匯聚圖靈獎、諾貝爾獎等共計12位國際頂尖獎項得主,80余位中外院士,以及多個國際頂尖實驗室代表,構成歷屆之最的知識共創陣容。
約書亞·本吉奧(Yoshua Bengio)、斯圖爾特·羅素(Stuart Russell)、菲利普·蘭巴赫(Philippe Rambach)等跨學科專家、以及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全球工業人工智能聯盟卓越中心、菲爾茨數學研究所等國際機構,將圍繞AI基礎設施、AI for Science、智能終端、AI賦能新型工業化、AI+金融、AI+醫療與健康、AI+教育與人文、AI重塑行業、安全治理、生態發展等十大板塊展開一系列思想交鋒與趨勢對話,共同搭建一個全球智慧共振的認知場域。

這不僅是一場標注智能時代方向的思想策源,更是一場鏈接全球共識的高端對話。理念之辨、技術之爭、制度之構,在此交匯,為通往未來鋪就思想坐標。
二、以技載道:三千展項映照產業新圖
“技”者,創新之核;“道”者,時代所趨。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以“技”立身、以“道”為歸,系統勾勒從底層創新到全域賦能的智能產業圖譜。
今年大會展覽展示面積首次突破7萬平方米,800余家企業集中亮相,3000余項前沿展品即將展出,涵蓋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終端產品、60余款智能機器人,以及80余款“全球首發”或“中國首秀”的重磅新品,規模創歷屆之最。

四大展館分設核心技術館、行業應用館、智能終端館與全域鏈接館,構建起一條貫通算法模型、場景融合、具身協同與供需撮合的“AI能力走廊”。其中,核心技術館聚焦大模型、算力芯片與數據平臺,映射人工智能底層能力的演進邏輯;行業應用館聚焦AI新型工業化、智能駕駛、智慧城市與金融科技等重點領域,系統呈現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前沿圖景;智能終端館集成人形機器人、硬件與自動駕駛系統,回應“AI如何走出屏幕”的現實命題;全域鏈接館則面向初創企業與資本方,打造閉環式投融資生態,同時貫通成果展示、需求發布、訂單撮合與資源匹配,加速科技成果邁向商業化“最后一公里”的落地轉化。
這不僅是一場集中展示,更是一場全景式的產業演練。四館聯動貫通模型算法、行業實踐與供需撮合,一幅從局部應用邁向全域產業的未來圖景,正從這里徐徐鋪展。
以才育勢:萬象青年激蕩創新涌流
青年如浪,奔涌不息;創新如潮,因聚而興。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以賽為引、以獎為核、以會為橋、以夜為場,構建起多維一體的青年創新場域,激活青年人才的思維靈光與實踐潛能,推動“萬象青年”在全球人工智能競逐中脫穎而出、激蕩潮頭。
大會全面升級SAIL獎、青年優秀論文獎、云帆獎三獎體系,表彰在基礎研究、技術突破、應用創新等層面展現卓越潛力的青年科技力量,為新一代科研者與創業者打開登臺亮相的窗口與通道。同時推出BPAA全球應用算法模型典范大賽、團市委青少年人工智能創新大賽等多層次賽事平臺,為青年才俊提供“以賽促學、以賽促創”的實戰舞臺。

除賽獎外,WAIC 2025亦搭建起多元化的交流空間。WAIC青年菁英會將首次設立“青年會客廳”“青年開放麥”等靈感場域,邀請40歲以下的青年領軍人物與公眾、學生、投資人跨界對話,呈現AI發展中的青年視角與時代思想;“思辨會”圓桌辯論、“WAIC UP之夜”特別夜場等活動則在輕松氛圍中激發思想碰撞與圈層破壁,構筑“白天論道、夜晚燃情”的沉浸式青年科技節奏。
來自牛津大學、清華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加州理工、香港科技大學等海內外頂尖高校的師生團隊將集體參會,全球高校社群、開源社群與初創社群形成聯動共振,進一步拓寬青年參與的廣度與深度。
在這場屬于時代青年的創新長跑中,WAIC既是起跑線,也是加速器。它見證著有智青年的登臺發聲、思想閃耀與成果誕生,也不斷刷新著人工智能事業的底色與張力。
以鏈促融:資本機制貫通價值轉化
技術的鋒芒,唯有在產業中落地,方能生長為現實的生產力。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錨定“更實效”的落地導向,全面升級Future Tech創新孵化與CONNECT精準產業對接平臺,打通從“展品展示”到“訂單轉化”、從“供需匹配”到“生態流通”的價值閉環,貫通展示、撮合、簽約、轉化等關鍵環節,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躍遷。

作為面向全球AI初創力量的關鍵平臺,Future Tech持續打磨從項目到產品、從展示到融資”的一站式扶持路徑,今年已吸引500+全球初創項目報名,涵蓋智能硬件、AIGC、AI4S、具身智能等關鍵賽道;同時,CONNECT平臺也在機制層面實現了系統升級,聚焦城市更新、出海服務、智能制造、醫療健康四大應用場景,滾動發布30+場景任務、200+采購清單,組織150+VIP采購團組開展超100場1V1洽談與閉門交流,構建直達真實需求的落地通路。

值得一提的是,CONNECT平臺也首次從“大會三日”走向“全年運營”,將承接后續資源追蹤、項目孵化與生態鏈接任務,成為AI企業落地生根、持續成長的中樞通道。
實效,是鏈接的深度,更是生態的溫度。WAIC正以更具行動力的機制設計、更具操作性的服務場景,推動“可見的創新”轉化為“可用的價值”,讓“新質生產力”在鏈接中加速生成,在生態中蓄勢而發。
以境生趣:智能體感拓邊認知疆界
科技不僅重塑世界的運轉方式,也在悄然改寫人類感知世界的方式。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首度提出“WAIC City Walk環游記”概念,以“智能體感”為核心驅動,系統搭建“生活智能內環”“城市服務中環”“產業生態外環”三大應用主環,描繪出人工智能融入城市肌理、融入百姓生活的生動圖景。
生活環聚焦“AI日常化”的沉浸場景。展館內打造「WAIC 里 2025弄」主題街區,以“復古里弄+智能未來”的強烈反差,演繹“勞動最光榮”機器人秀場,集結“機器人天團”快閃演繹、大模型應用集市與AI實操小課堂等體驗場景,在學用玩一體中釋放科技的普惠溫度;服務環以未來出行與低空飛行為亮點,構建“空地一體化智慧出行”網絡。智己、小馬智行、奇瑞、文遠知行等企業聯手構建無人接駁服務體系,串聯起展館、街區與園區,形成可實時體驗的立體交通走廊;產業環則聯動上海多區,以城市為展廳、以產業為內容,串聯各具特色的AI產業集群,打造兼具“煙火氣”與“科創力”的智能生活帶。
此外,大會推出數字“智”愿者——Hi! WAIC智能體,深度嵌入大會策展與服務體系,集大模型、語音交互與知識推理能力于一體,具備全局理解、智能問答、個性推薦等功能,聯動“場景碼”實現“即問即達”的語義導覽,開啟“人機共游”的智能體驗。

當人工智能不再是展臺上的“演示物”,而是成為“身邊的陪伴者”,我們也正在從“觀看AI”邁向“共感AI”。今年的WAIC,不僅讓我們看見AI做了什么,更在于我們如何與AI一起感知世界、共塑未來。
循著技術脈動與時代回響,人工智能的中國敘事,正在浦江之畔不斷生長。從理念到實踐、從語境到落地,WAIC既是一場面向未來的全球對話,更是一場來自中國的真誠邀約。
倒計時30天,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正以更加自信、更加開放的姿態,迎接全球智能時代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