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月17日消息(記者 樊瑞 實習生 徐愷昕)美國英偉達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連續兩天來到鏈博會活動現場。
17日,黃仁勛與與之江實驗室主任、阿里云創始人王堅進行長達30分鐘的爐邊談話。會后,黃仁勛在接受包括央廣財經在內的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的供應鏈是一個奇跡,是世界上最復雜的供應鏈。在談及AI安全問題時,黃仁勛表示,必須以安全的方式推動AI技術的發展。他還指出,人工智能發展下一步其實就是要開源。
中國的供應鏈是一個奇跡
“每次回到中國,我的心情都很好。”談及今年已是第三次到中國時,黃仁勛表示,第一次來是受員工邀請,一起在中國慶祝春節。這一次受邀來參加鏈博會是為慶祝供應鏈的發展,同時與他的好朋友們進行一場“爐邊談話”。
“中國的供應鏈真的是一個奇跡。它是世界上最大、最復雜的供應鏈,而且非常技術化,不僅僅是(因為)勞動力,更是(來自)深層次的技術——包括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和軟件技術。”黃仁勛表示,非常高興能夠參加這個活動。

黃仁勛與王堅在鏈博會現場(央廣網記者樊瑞 攝)
黃仁勛還指出,供應鏈的定義就是“連接”,因為現在世界上的產品都很難制造,每一項技術和資源都與其他技術相連接。它需要世界各地的許多供應商連接在一起。這就是它被稱為供應鏈的原因。事實上,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技術奇跡,是世界上從未見過的全球合作。“我依賴供應鏈,因為英偉達制造非常復雜的東西。”黃仁勛說。
應以安全方式推動AI發展
在回應AI安全問題時,黃仁勛表示,我們必須以安全的方式推動這項技術的發展,這非常重要。“AI是自主系統,而我們已有許多良好的實踐可以支持AI的安全發展。所以我們必須繼續推進安全技術的發展,包括網絡安全技術、安全控制技術。”

黃仁勛在會場被媒體團團圍住(央廣網記者樊瑞 攝)
黃仁勛進一步介紹,安全技術可以是“內向外”的,也就是說,AI系統本身可以由其他 AI來守護;也可以是“外向內”的,也就是通過外部環境來監控AI并確保它的安全。這些不同的技術路徑都需要不斷推進。
對于中國的AI發展速度,黃仁勛表示,“中國有大量的AI研究人員。我認為這和中國對科學、數學,當然還有計算機科學的長期深入投入是密切相關的。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的結合,是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礎。中國擁有龐大的人才儲備,像王堅博士這樣優秀的研究人員,他們的準備非常充分,正好迎合了這個時代的發展機遇”。
黃仁勛表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市場之一。“對于英偉達公司而言,中國是我們最大的市場之一。它非常有活力、令人驚嘆。”
人工智能決定下一個世紀的發展方向
黃仁勛指出,現在勢頭非常強勁的生成式AI,其實是七年前才問世。“AI能夠理解信息、生成信息,這是我們之前沒有見過的,是因為推理非常有效。”
他表示,推理AI類似人類,可以把問題進行分解,解決我們之前沒有遇過的問題。在他看來,下一波浪潮就是物理AI,即所有的能力都能夠融入到我們的物理世界,比如機器人。“AI迅速發展,好像每四到五年就有一次大的變革。現在AI能夠解決大部分的認知性的任務,這就是生成式的智能。現在AI在解決問題方面我們很快就能夠超過人為的能力,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黃仁勛與王堅在鏈博會現場(央廣網記者樊瑞 攝)
黃仁勛表示,對他來說,AI是(用)來激發人的創造力、來增加我們的人工智慧的。飛機能夠讓我們到更遠的地方,而AI其實能夠讓我們想得更多,想得更聰明,AI和人的運行機制、大腦的運行機制是不一樣的,但是是非常相似的。
在與王堅的對談中,黃仁勛談到開源這一問題。他指出,發展的下一步其實就是要開源,不僅僅是開放的研究,還要“開放我們的工程”。“開源的工程其實非常的重要,因為每個人都可以增加自己的貢獻,這個創新的速度并不僅僅是每一個公司或組織的貢獻,而是能夠匯集所有的資源,造福整個生態系統。”
黃仁勛強調,開源資源非常重要,同時開源對全球也有影響,開源模型能夠幫助中國的AI領域,同時也能夠幫助全球的AI領域。黃仁勛提及,Kimi等一系列大模型都是開源推理性的模型。
“人工智能會決定我們下一個世紀的發展方向,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黃仁勛建議今天的年輕人繼續學習科學推理、電腦編程知識,更多和AI進行接觸,盡快應用上人工智能。